評論:應追究“短命建筑”行政之責
發布時間:2014-06-30 新聞來源:杭州日報
云南省河口縣投入2.7億元打造“國際旅游文化景觀長廊”,建成僅三年后卻又開始動工拆除。保守估計要3億元的拆遷補償費用,不僅高于它的建設費用,也高于當地一年的財政總收入。
據悉,這個景觀帶建成后還曾獲得“邊境明珠”等美譽。當地建設時喊的口號是打造文化、商業、旅游一體化的建筑景觀帶,拆除理由,則是為了還河于民、還景于民,打造城市公共空間和景觀平臺。建也有理,拆也有理,但這一來一去之間,損失的是公共財政,喪失的是政府公信力。
近年來,有關“短命建筑”的報道,各地并不少見。比如,18歲的沈陽五里河體育場,5歲的重慶永川渝西會展中心,4歲的武漢外灘花園等等。這其中,不少是當地“地標建筑”。這些 “短命建筑”和云南河口縣文化長廊如出一轍,無論是建是拆,理由都很硬,卻獨獨沒有聽說過誰來為此負責。
“短命建筑”頻出,說白了,還是畸形政績觀作祟,F在地方政府官員任期多為五年制。上任不管下任事。你建一個月光城,我搞一個千年塔,你弄一個鳳凰灣,我搞一個綜合體,拆四星,建五星,未完工,又推平,以至于有群眾調侃說,“規劃規劃,紙上畫畫,墻上掛掛,通篇鬼話,不及領導一句話!”如此這般折騰,勞民傷財不說,最終失掉的還是黨風民心。
因此,必須加大監督力度,追究“短命建筑”的行政之責。拿河口這個工程來說,規劃之初就有不少官員表示反對。不過,相關開發商當年還曾以“政府特批”作為擋箭牌,大肆促銷。那么,當年究竟是誰主張建的,程序上是否合法,每一個細節都要追問,該問責的要問責,不能僅以“集體決議”一筆帶過。
如果把“烏紗帽”和這些倒下的建筑掛起鉤來,到那時,誰又敢輕易提建,誰又能隨口喊拆?。ㄎ恼罗D自杭州日報)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分享到: | qq空間 | 新浪微博 | 人人網 | 豆瓣網 | MSN | 騰訊微博 |